钱江抿着嘴唇,神情凝重,“紫玉箫,象征着死亡。”
“象征着死亡?你这话是什么意思?”
岑旷眉头一皱。
“那段时间,我们的大军势如破竹,打得土匪溃不成军,但那并不意味着我们没有损失,”
钱江说,“在战争的过程中,有不少将领都被暗杀了。”
“暗杀?你是指,潜入到军营里的刺客?”
“是的,刺客,很厉害的刺客,”
钱江说,“前后一共有十七名将领被杀害,而每一起凶案的现场,都扔着一朵干花,那就是紫玉箫。”
岑旷大吃一惊。
怪不得叶征鸿看到那盆紫玉箫的时候那么惊恐,她想,原来这种花,曾经在某一个历史时期象征着暗杀与死亡。
这种只生长于特定区域的花儿,大概就是土匪们的自况吧。
“那些刺客,最后有没有抓到呢?”
岑旷又问。
“说来惭愧,别提抓到他们了,我们甚至连他们的影子都没见到过,”
钱江说,“只是在某天晨练的时候,我们发现某位将领没有出现,他已经死在了自己的床上,有时候是被刺穿心脏,有时候是被砍掉脑袋,有时候是中毒七窍流血。”
“那叶将军被刺杀过吗?”
岑旷又问。
“没有,对他的保护一向非常严密,不可能有刺客能找到机会。”
钱江很肯定地说。
岑旷沉默了。
她隐隐地对此事有了一些初步的判断。
第一种可能是,其实根本没有任何特异的事情发生,叶征鸿就是无意间看到了紫玉箫,激起了当年的恐怖记忆,因而失去了理智。
这当然是最简单明了的解释,也可以轻松结案,但如果仔细想想,就会发现这种推论讲不通。
叶征鸿当年并没有被刺杀,甚至没有见到过刺客,那些紫玉箫干花象征的不过是十七名被杀害的他的下属而已。
作为一个沙场浴血的老将,他没有必要为了这点事情而大惊小怪甚至自杀。
更何况,还有最重要的一点:叶征鸿是自杀的,但叶空山确实遇袭了,她不相信这二者毫无关联。
所以她猜想了第二种可能性。
也许是当年的土匪并没有被清剿干净,三十六年之后,又有刺客追踪来到中州,只为了报复当年消灭了他们的仇人。
而叶征鸿或许已经提前听到了风声,所以才一直那么草木皆兵,他经常性失踪或许也是为了去暗访此事。
而与艾华川的那一次不幸的擦身而过,就好像是压垮骆驼背的最后一根稻草,终于让他不堪重负。
但这种推断仍然有不合理的地方。
叶征鸿是国之功臣,假如真的有当年的残匪去侵扰他,他完全可以要求兵部派人保护,何须自己那么费劲?更何况,这仍然无法解释当时那种可怕的表情。
叶征鸿不会是一个那么怕死的人,即便是面临刺客的威胁,会做出那样的表情吗?
“看上去就像是……天要塌下来了一样,”
卷宗里记录了一位现场目击者的原话,“怎么说呢,与其说那是害怕或者恐惧,倒不如说是一种绝望,一种一切都会烟消云散般的绝望。”
(第4页)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