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部的古占侗寨,依山而建。
所有的侗寨建筑、干栏式吊脚楼,都是围绕着大山土地建造而成,坐落于群山的怀抱之中。
古占侗寨周边,是出了名的“地无三尺平”
,耕地很少,基本都是稻田。
天色一暗,周边稻田内,蛙叫虫鸣不断。
而且内部的侗寨,基本家家户户都还在使用油灯,这就使得周围非常的漆黑,只有零星点点的烛火光,没有外围侗寨那么的灯火通明。
这才不过晚八点而已,整个内部侗寨,似乎都陷入沉眠了一样,周遭除了虫鸣和蛙叫以外,很少有人声出现。
在这漆黑没有人声的土路上前行,总会感觉到一股莫名的压抑。
卢枫走在最前面,一边走一边观察周围的动静,悄无声息。
跟在后方的李修远他们也同样如此。
观察周边那些年代很久的老式吊脚楼,李修远在每家每户的楼房上,都看见了一块写着古占侗寨流传的古歌牌匾。
“祖祖辈辈住山坡.............没有坝子也没河...............种好田地多植树..............少生儿女多快活!”
“家养崽多家贫穷..............树结果多树翻根!”
“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”
这些记录古歌的牌匾上,大多数都是古占侗寨控制人口增长的歌谣。
李修远就疑惑了,既然古占侗寨有“换花草”
这种神奇的方法,让每家每户都能养儿育女,为什么还要编出这种古歌来警醒后人?
在这些古歌词中,李修远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点。
似乎这些古歌歌谣,是用来警告古占侗寨的人切勿“超生”
用的?
在内部侗寨走了几分钟的土路,李修远没有在外面看见一个古占侗寨的人,好像家家户户都已经入睡了一样。
这点非常的奇怪。
走了没多久,卢枫侗寨中央的一颗巨大榕树下。
这棵榕树很是高壮,树根需要三四个成年人合抱才抱得住,树枝郁郁葱葱,满是娇挺的绿叶。
晚风一吹,茂密的树冠顿时随风作响。
在榕树下方,有两口水井。
一口名为“榕树男井”
,另一口名为“榕树女井”
。
据说“换花草”
虽然可以平衡古占侗寨族人的胎儿性别,但光靠侗寨内世代传女不传男的“药师”
(第3页)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