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只要确保他们饮食充足,衣着温暖,生活和谐,远离战争与纷争。”
“这样,他们就会把我们大秦视为救星,怎会留恋曾经所谓的故国?”
嬴长生坚定的说着。
他比任何人都更明白,百姓真正关心的是什么。
这些年的隐忍,并非仅仅开设了风月场所,还针对秦国灭亡的深层原因,制定了一整套的挽救方案。
焚书坑儒,只是根据当前形势作出的微调,对大局并无太大影响。
“你真的敢说,百姓把我们大秦看作救星?”
“你可明白,六国都说我们大秦是暴政,指责朕残暴无情。”
“想要改变他们的看法,何其困难?”
“更何况,在当前大秦的状况下,确保民众生活安定、衣食无忧,远离战争与纷扰,显然是不可能的。”
对于嬴长生的言论,嬴政并不认可,甚至认为想法过于不切实际。
然而,考虑到嬴长生年纪轻轻便拥有如此广阔的视野和远见,已经超越了扶苏、胡亥等同辈,这让嬴政感到十分满意。
“三年,请父皇给我三年时间,我定能缔造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!”
嬴长生的声音坚定而有力,响彻大殿。
时间似乎在这一刻停滞,整个殿堂变得鸦雀无声。
嬴政本想立即斥责嬴长生,认为他固执己见,急于求成,这并非一个理想的君主应有的态度。
仅用三年便能缔造一个辉煌的大秦帝国,这同样不切实际。
自从嬴政统一了六国,尽管已经八年过去了,天下仍未达到赢长生所描述的盛世。
或许赢长生却声称三年内能打造一个盛世,这听起来实在难以置信。
但看到赢长生那坚定的眼神,嬴政不禁改变了看法,决定认真听听嬴长生的计划。
“长生,你有什么计划,说出来听听。”
“父皇,首先,将金丹之事公之于众,严惩参与的反秦之人。”
“搜集诸子百家、六国之书至咸阳,将那些如巫术、蛊术、吹捧六国王室等有害于我帝国的书籍,全部焚烧。”
“其次,根据儿臣昨夜提出的三个方向,制定全新的秦法。”
“最后,融合诸子百家,建立全新的百家学院,并推广至全国,开启民智。”
“让大秦的百姓都能读书识字,人人如龙!”
……
“长生,你所言,朕同样知晓,然而知易行难,实际操作起来困难重重。”
“仅是改革秦法,便牵涉到无数百姓的利益,非短时间所能完成,且新定秦法亦需经历长时间的修订,方能得以实施。”
“再者,你提出要普及教育,让普天之下的百姓都能读书识字,但可知书籍掌握在何人手中?”
“普天之下,百姓众多,能读书识字者寥寥无几,欲使所有百姓皆能读书识字,实乃不切实际之幻想。”
嬴政对嬴长生的言论并不赞同,认为其想法过于理想化,与现实脱节。
“父皇,儿臣这些年来并非无所作为,而是潜心研究,已经有所成就,请父皇审阅。”
嬴长生说着,从怀中取出几张纸,恭敬地递给嬴政。
纸张刚一出现,立刻就吸引了嬴政的目光。
(第5页)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