即便没有战争,涉罪受刑之人也比比皆是。
刑狱大牢里关押着诸多重犯,被砍头正法的江洋大盗随时都有。
只要有足够的耐心,收齐上千魂魄并不困难,炼制一炉吞灵丹也不过是时间问题。
杨天鸿想要下山。
还有另外两个原因。
其一,是自己与国君顺明帝有约,必在有生之年,重新以功绩得到与父亲相同的爵位。
其二,就是这鸣凤山上再也没有值得玲珑宝锁产生动静的物件。
想要打开更多的密门,就必须遍访名山大川,险密之地。
君不闻,遨游四海,万里跋涉,乃为人生之乐事。
……
下山的过程并不麻烦。
只需向师门长辈禀报一声,得到许可就行。
尽管很是不舍杨天鸿就此离去,宗主钟元宇仍然无法改变杨天鸿固执的心意。
无奈之下,只能召集五行殿主,以及紫炉殿正、副殿主,秘密赐予杨天鸿几件师门法宝,再三叮嘱:遇到麻烦一定要以玉简传讯,归元宗会在最短时间内,派出得力人手予以支援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带着五名家族亲卫,以及新收的仆人华俊,杨天鸿一行人飘然下山。
山门外,界石边,有一汪潭水,清澈见底。
平静无波的水面,宛如一面银镜。
杨天鸿弯腰站在水面,清楚看见了自己的投影。
五年时间,把一个懵懂少年变成了青年。
虽然只是刚过十六岁生日,自己已经显得英俊挺拔,一身象牙白的儒生服剪裁合体,头巾简单,却很是整洁,高挺鼻梁使面颊显得清瘦,不知在不觉,已经长出了明显的喉结。
有了玲珑宝锁,五年,等于十五年。
只有杨天鸿自己最清楚,在山上的这段时间里,自己都做了些什么。
炼丹之法已经颇为熟练,抚元丹之类的高级丹药,对他来说也没有任何困难。
玲珑宝锁内部的大五行阵列虽然无法运转,却可以帮助杨天鸿休息五行之术的玄妙技法。
这也是他五行道术突飞猛进的真正原因,钟元宇等人却无从查知,只认为是杨天鸿勤奋聪颖所致。
当然,归元宗最为擅长的炼器之法,杨天鸿也不会放过。
多达上千本相关典籍已经熟背于心,唯一欠缺的,就是没有太多实际操作经验。
这并不奇怪。
十五年不等于一百五十年,大量时间花费在炼制丹药和看书背诵方面,留给炼器的自然就少之又少。
不过,杨天鸿随时可以返回归元宗,修习炼器方面的技巧心得。
侍卫杨元看见杨天鸿盯着水面投影,久久沉凝不语,不由得笑道:“少爷,你长大了,难怪认不出自己的模样。
我也有过像你这样的时候,还以为是在铜镜里看到了另外一个人,吓了一跳。”
杨天鸿摸着自己长有柔软绒毛的嘴唇,直起身子,仰望天空,感慨地说:“这一趟出来,真是有些想家了。”
他指的“家”
,是那些与自己关系亲密的老兵,尤其是杨大山、杨大海。
站在一旁的侍卫杨通插进话来:“好男儿志在四方,少爷你如今修炼有成,必定可以重整骠骑将军虎威,重新得到毅勇候之位。”
(第4页)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