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68章 来自霸道总裁的爱心回馈-《日出珊瑚海》

(第2页)

以至于不同景区的纪念品,往往都是来自同一个批发市场的同款地摊商品。

“我那里有近几年来国内旅游市场消费的评估报道,通过数据能看出,现在的游客越来越注重出行品质。

个性化,定制化,小众化的休闲度假项目更受欢迎。

换个地方也能买到的东西,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消费需求,甚至还会拉低消费意愿。”

“国外有些景区就很聪明。

对外销售土特产的同时,会留几样商品作为地域标识,甚至按季节限时限量,只能亲自到当地来购买。

这样促了能刺激更多的游客亲自前去,还能树立起自己的独特品牌。

比如一提到某恋人甜品,大家就只能想到那一个地方,其他景区仿造也没用。”

这些想法,正是她被高洁不断挑剔,又不断与之斗嘴中逐渐清晰起来的。

“我懂!

这样一来,我们就是南极村,而不是有个小渔村。”

马友听得激动,却也有些怀疑,“不过这扫帚……能行吗?”

“试试就知道了。”

季微澜要催促马友了,“传习所的选址,还没决定吗?”

不仅她心急,有人比她更心急。

南极村小学的钟校长,听季微澜提到想办传习所后,就积极表示想让传习所和素质教育对接、让传统文化和技艺融入学校教学,让孩子们能多个角度了解家乡,也能得到从动手到动脑的全方面训练。

之前保护区与学校共建后,“生命教育”

的效果非常好,所以钟校长又有了这个灵感。

上周他去聆城开会,回来后告诉季微澜,聆城实验小学和其他几个学校都有兴趣,催着季微澜赶紧把传习所办起来。

被季微澜这一问,马友干咳两声:“原本花螺公说他家屋大院空没人住,地段也好,可以让出来办传习所。

但是前两天,他接到儿子的电话,说打算辞工回来。”

“海花的爸妈要回来了?”

季微澜一楞,之前她听说那两口子辛苦攒钱打算在城里买房的。

“知道现在村里旅游搞得红火,他们想回来开餐馆。

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的狗窝。

背井离乡赚钱再多,也还是回到家乡踏实啊。”

马友有些感慨,海花的爸妈已经不是第一批被吸引回乡的游子了。

在北方开大车跑长途的石斑哥也回来,现在是村旅游合作社旗下的司机队长。

昔日的"

空心村"

,“留守村”

,正在一点点再度热闹起来。

“太好了!”

季微澜是真心实意替海花高兴,“以后就能每天见到爸爸妈妈,有个真正的家了。”

这也正是她当初咬牙坚持开民宿,搞旅游的一个心愿。

“不过回乡的人多了,空屋就少咯。”

·马友面露苦恼,指着墙角堆积的图书,“别说传习所,这些图书也要找地方盖个图书室来放。”

季微澜想了想:“把南极一号改成图书馆,怎么样?”

喜欢日出珊瑚海请大家收藏:(【75wx】)日出珊瑚海


(第2页)
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