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是公家给你的。
就是政府的,与他有什么关系。”
“公家是公家,这你就不知了。
有好几次,上面有的人,先开好的后门。
就对他说,年年的救济,都给了你们东莞村。”
“那,就兴开后门了?”
“你以为呢。
那人说今年,就不肯再给我了。
他在平时,是个多么不肯招惹事情的。
可就是为了我救济就到人家那里,要逞横耍赖地要要要。
时间都下半夜,还坐在那乡长的屋里,一动也不动。
弄得别人,看到他那么地可怜我,不得不把救济送给他。”
“他是村长,关心自己的村民,不是应该的吗?”
“是的。
不过他长期对我的关心,还是非常感念他的。”
“你这家伙,怪不得阿菊办大事,你硬是要去当孝子。”
“要是老村长屋里,再有什么大事办,我,还要去当孝子。
为了那两位老人,哪怕就是去死,我也是心甘情愿了。”
“做的好。
你也是个懂知恩情,明白图报的人。
他们对你,是没有看错了人。”
“要是一个人,都不知恩图报,那还算得上是个人吗?讲真的,我从小到大,要是没有他们关照,早就饿死过有好多回。
老村长,不光是为我一个人。
他这一生,为人的最大优点,就是把村里的哪个人,都当做是一个人。”
“是这样。”
“这还不算,根本就当做是人。
要不然,不是今天关心这,明天又关心那。
才会把自己,关心得那么穷?”
“这一点,我和你的看法,完全一致。
就是这样的话,你的谎话,重复了很多次,难道真的,就变成了真理?”
“那就真的,变成了真理。
于是村里的人,大家就说开了。
说我麦救济,家里是贫农了。
我呢,又趁到机会,自己加上了一个尾巴。
(第1页)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