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章 雄心万丈-《大宋兵器谱》

(第1页)

一营,只有区区五百人,并不多。

营指挥使,职位并不高,可是,当上营指挥使,就相当于现代当上师团级军官,向更高一级迈进的道路已经铺好了。

一条青云路,已经为吴骥敞开了!

“嗯!”

郑太很是欣慰的点点头,呵呵一笑,声调转高:“吴大人,眼下官家正重用介甫变法图强,革故鼎新,奋发有为,正需要你这样的人才。

吴大人少读兵书,胸中自有韬略,一句因势利导之言,道出了用兵之要,好!

好!

好!”

此时的宋朝,正是宋神宗元丰年间,是王安石变法的巅峰时期。

王安石变法虽然失败了,宋神宗却是宋朝历代皇帝中,最希望改变的皇帝。

这期间,他求贤若渴,提拔人才,若吴骥干得好,一旦进入宋神宗的视野,其前途一片光明!

“我哪里读过兵书?”

吴骥听着郑太的赞扬,不由得苦笑摇头。

“吴大人,营指挥再往前一步,就是将,统帅一军的将军!

以吴大人之才,这并不难。

更重要的是,这里是边关之上,辽国时不时就会犯境,两国时有战争发生,正是吴大人的舞台。”

郑太是越说越欢,赞赏之意越来越浓:“观古今,立功受赏之道不外两途:一是习文,追随明主,开创功业。

前朝有房杜,本朝有赵普。

二是从军,提一支劲旅,横扫天下,建立不世之功,前朝有李靖、王忠嗣、郭子仪之辈,本朝有曹彬、狄青。”

浓浓的诱惑之意充斥其中:“官家奋发图强,不惜破格提拔人才。

王韶王将军,一篇《平戎策》,官家委以重任,镇守西陲,方有熙河之功。

这里正是边境上,正是男儿驰骋之地,吴大人若是建功,本朝说不定会出个霍骠骁似的英雄人物!”

霍骠骁是指西汉名将霍去病。

霍去病十八岁以校尉之身随军出征,到二十四岁病死,一共六击匈奴,建立不世功勋,“封狼居胥”

更是流传千古的传奇!

郑太这赞誉看似很高,实际上,却有可能出现。

吴骥不过十八岁,连十九岁都不到,在边关上建功,很可能成为最年轻的将军。

真要那样的话,比霍去病,未必不可以。

“霍去病?哪里是那么容易比得了的!”

吴骥深知要与霍去病相比,难度太大太大,不住摇头。

“难是难,未必不能成啊!”

郑太却是不太赞同吴骥的看法,笑着解释:“霍去病大名鼎鼎,你想啊,他只是击破了匈奴。

而我朝,其敌人可比汉代多得多,契丹、西夏、吐蕃、西域,这些地方本是中华之地,从汉代就属于中华,我朝至今没有收回,让人叹息。

官家曾有言:若国朝不破契丹、不灭西夏,不收复辽东,不平定吐蕃,不收西域,则不能叫天下一统!”

“天下一统?”

吴骥有些吃惊,历史教科书上不是明明说宋朝统一了国家么?

“呵呵!

官家是有为之君,敢于正视错失!

官家说了,国朝并未一统华夏!

华夏之地有多大?吴大人读书人,不会不知晓:燕云十六州、辽东、大漠、甘凉、吐蕃、西域、越南、大理,这些如今不属于国朝的地方,都是华夏的土地,在汉代就是华夏的土地。


(第1页)
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