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个青年拿着一个画筒出现在几十名记者的镜头里。
记者们习惯性得‘喀嚓喀嚓’一顿拍,在菲林时代,他们是世界上最不吝啬胶卷的人了,何况到了数码时代。
不过瞧着被闪光灯晃得正在遮眼睛的青年,娱乐记者们意识到这不是娱乐圈的人,面对闪光灯不眨眼睛这是一门娱乐圈必修技能,和面对镜头撒谎不眨眼睛是政界必备技能一样。
“这是谁?”
娱乐记者们问被他们挤出最好拍摄位置的艺术记者。
终于想起我们来了么!
一个艺术记者趁机占据位置,拍了几张照片后,才介绍说:“一位参与评选的画家,来自CHINA,是所有参选者中最年轻的一位。”
“ARMANI的西装,3000刀一套,这位年轻的东方艺术家,似乎经济条件不是那么优渥。”
一位娱乐记者说,他的火眼金睛,足够辨认出对方衣着的价位。
也不是嘲讽,对于习惯于看到Dior、Valentino订制款礼服的他们,这位青年画家3000元一套的西装,的确显得有些寒酸,也配不上这个场合。
“但你不得不承认,他至少要比你们的大明星们,更有艺术气质。”
艺术记者不服气得说。
确实……娱乐记者不得不承认,与一些画家在面对镜头时的局促相比,这位来自东方的年轻艺术家,显得有点过于淡定了。
西装虽然不合体,略显宽大,不过配合其东方人少有的立体五官,足够给人留下印象,这印象会在他与众不同,甚至是旁若无人的艺术家气质中,被更加放大。
说他旁若无人,因为被几十盏闪光灯,晃了一下后,他竟然朝着摄影记者们竖了个中指。
哈哈~记者们喜欢这样的画面,大声鼓励着青年再来一个。
不过那青年没理他们,环顾四周后,他叫了一声“哈利波特~”
,然后找正在拍照的丹尼尔·雷德克里夫握手去了。
第103章三位大师
劳伦斯抓到正在和丹尼尔·雷德克里夫握手聊天的高凡。
高凡是个学渣,英语水平当然也很渣,但这并不耽误他跟丹尼尔聊天,毕竟很多情绪通过‘哈哈哈’三个字,就可以表达出来。
“抱歉。”
劳伦斯对丹尼尔道歉,并拉走高凡,低声说:“怎么才到?”
“航班晚点。”
高凡说,“另外,没找到你派去接我的车。”
“你是不是手机没开机?”
劳伦斯问。
“啊?是么?”
高凡拿出手机一看,果然是关机状态。
“你啊……快,老师在等你,评审已经开始了。”
劳伦斯把高凡带进展馆内。
这时,劳伦斯注意到高凡略显宽大的西装。
“你怎么瘦了这么多?”
劳伦斯惊讶。
上次在天美见面时,高凡身上还有点肉,劳伦斯按照他当时的体型,为其订制了西装,特别邮到伦敦,3000元一套的阿玛尼,对一个新锐艺术家而言,是合适的,太贵了则过于豪奢,会给大众留下不好的印象。
结果那套西装穿在高凡身上显得空空荡荡,劳伦斯怀疑西装下,是不是只有一幅骨头架子。
“大概这几天没吃饭吧。”
(第1页)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