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个女儿一半,周和桐夫妻两个一半。
许杰女儿那边挂着的衣服,还有补丁。
显然周和桐的日子过得很艰难。
但柜子上摆着三个女孩的合影,女孩神情自信,显然没被艰难的日子击倒。
“坐。”
许杰接过母亲递过来的凳子坐下。
周和桐摸着儿子的脸,“长大了。”
“妈,你这些年怎么过的?”
听了儿子的话,周和桐又哭起来。
文艺点说,周和桐是个菟丝花一样的女人。
粗俗点说,没了男人当主心骨,她都不知道怎么过日子。
许杰的亲爹去世不到两年,她就来沪市再婚。
现在的丈夫姓容,叫容康。
家里原本是沪市的资本家,家大业大。
家里几支,只有容康的父亲留在内地,其他人都先后远赴海外。
原本容康家作为红色资本家很受重视。
但因为这些不清不楚的海外关系,不但容康的父亲靠边站。
容康本人也辗转各地,虽然没吃太大的苦头,但日子过得比一般人要艰难。
周和桐刚嫁过来的时候,容康还的日子还算不错。
随着运动起来,日子越来越难。
把周和桐已经折磨得如同行尸走肉。
“妈,政策变了,以后都会好起来的。”
“对了,你怎么会来沪市,你姥姥让你来的吗?”
倾吐完自己‘不幸’的遭遇,周和桐突然担心起来。
自己现在可没法安置许杰。
“不是,我是出差。”
“出差?你有工作啦?”
许杰摇摇头,“我是大学生,参加代表团到海外,路过沪市。”
“大学生,还能参加到海外。”
周和桐听了两眼放光,她的儿子有出息了。
她的人生可算是有指望了。
“什么代表团啊?去哪个国家?”
“代表电影学院的学生,去法国。”
“哎呀,我的儿子真厉害呀。”
周和桐抱着许杰又哭起来。
房门响了,一个四、五十岁的男人,拎着煤炉,推开房门。
看到自己妻子在自己家里抱着个年轻小伙子,男人站在那里没有动。
许杰看到男人,拍了拍周和桐的肩膀。
“妈。”
听到这个字,男人神情一松,脸上带了几分笑意。
(第2页)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